在生命中作王的意義


恩典與罪


 看見罪與惡之間的不同是有幫助的;這兩者都在羅馬七章題起。在七章二十節保羅說,『若我去作所不願意的,就不是我行出來的,乃是住在我裏面的罪行出來的。』有個稱為罪的東西住在我們的肉體裏。在二十一節保羅說,『於是我發現那律與我這願意為善的人同在,就是那惡與我同在。』保羅在二十節說到罪,在二十一節說到惡。

 要領會罪與惡之間的不同,我們就需要看見,在人受造以前,神有一個獨一的仇敵,就是魔鬼撒但。然後神造了人。人在被造的時候,是純潔、乾淨、無罪的。然後撒但將他自己注射到人裏面,並成為人裏面的罪。如我們所指出的,罪就是具體化身在人裏面的撒但。

 羅馬五章二十一節說到罪、恩典、死和生命:『使罪怎樣在死中作王,恩典也照樣藉著義作王,叫人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遠的生命。』照著本節,罪是在死中作王,恩典作王是叫人得永遠的生命。這裏我們看見罪作王與恩典作王之間鮮明的對比。這裏也有死與生命之間的對比。罪怎樣是具體化身的撒但,恩典照樣是具體化身的神。這可由約翰一章十四節得證明,這節說,那是神的話成了肉體,豐豐滿滿的有恩典,有實際。因此,恩典乃是具體化身在我們裏面的神。恩典是進到人裏面的神。神若留在人外面,就沒有恩典。神就算不進到人裏面,也有其他神聖的屬性存在;但神若不具體化身在人裏面,就沒有恩典。神與人以調和的方式來在一起,就有恩典。在聖經裏很難找著一節說到恩典是在神與人的關係以外,但聖經裏有許多經文表明恩典是神與人之關係的事。

 同樣的原則,撒但與人分開,就沒有罪。然而一旦撒但進到我們裏面,我們裏面就有罪。所以,罪是與人有主觀關係的撒但。這種對恩典與罪的領會是何等寶貴!

罪與惡

 我們若有這種領會,就能看見罪與惡之間的不同。罪潛伏在我們裏面時,僅僅是罪。但每當我們定意藉遵守律法而行善,以討神喜悅,罪就被喚起而成為惡。惡是在我們裏面活動的罪。每當內住的罪活躍起來,罪就成為與我們同在的惡。罪是內住者,而惡是同在、活躍者。罪是在我們裏面居住的撒但,而惡是在我們裏面活動的撒但。所以,罪與惡都是撒但自己。撒但在我們裏面居住就是罪,撒但在我們裏面活動就是惡。撒但、罪與惡,乃指一件事的三個階段。


得勝與作王

 羅馬五章有在生命中作王這事的介言。如十七節所指出的,我們這些受洋溢之恩的要在生命中作王。六至十六章為我們說明在生命中作王的意義。在生命中作王,就是在生命的新樣中生活行動。(六4。)在七章裏我們看見一幅圖畫,說到被罪與惡困擾的人,以及在死裏的俘虜。這人絕望的呼喊:『我是個苦惱的人!誰要救我脫離那屬這死的身體?』(24。)但在八章裏,這人藉著生命之靈的律得釋放,脫離罪與死的律。(2。)七章有爭戰,但八章有得勝與作王。甚至六章十四節也告訴我們,罪不該作主管轄我們,因我們不在律法之下,乃在恩典之下。因為我們在恩典之下,罪就不該再作王管轄我們。既然神已進到我們裏面作恩典,罪就不該作主管轄我們。

成為王的過程

 今天我們是在成為王的過程中。聖別是這過程的一部分。這過程也包括變化、模成和得榮。今天我們在朝著君王職分的路上。至終,君王職分要浸透我們全人,並且得顯明。那時,我們就要完全在生命中作王。

 在生命中作王不是說,要控制你的妻子或兒女。你也許管理你的兒女,但你可能並不是王。管理別人是對君王職分的屬人觀念。對於在生命中作王的正確領會,乃是我們在神聖的生命中作王勝過罪、死和撒但;撒但至終要被踐踏在我們的腳下。要這樣在生命中作王,我們就需要聖別、變化、模成並得榮。我們裏面有作王的生命,但這生命在我們裏面還沒有得釋放,反而侷限在我們的靈裏。我們外面的人還沒有被聖別。我們要被聖別,就需要被現今在我們靈裏作王的生命所浸透。我們的魂與體要被聖別,惟一的路乃是我們完全被這內裏、作王的生命所浸透。這作王的生命不但聖別我們,也將我們模成神長子的形像。這就是模成。不但如此,我們被作王的生命浸透時,我們也就變化了。變化是聖別的另一說法。至終,我們卑賤的身體要改變形狀,就是要被神作王生命的榮耀完全浸透並彌漫。然後我們的全人就要被這作王的生命浸透並彌漫。當我們顯明為神的兒子,這作王的生命就完全得著彰顯。那時,我們不但要憑著裏面的生命,也要憑著外面的榮耀作王。

在生命中作王與一有關

 在生命中作王,也與我們和聖徒們的一有關。一不僅僅是每週數次來在一起,並宣告我們是一。舊約裏的帳幕是主耶穌在約翰十七章所禱告真正的一的圖畫。帳幕是用四十八塊包金的豎板建造的。這些豎板是由金閂穿過貼在豎板上的金環而維繫在一起。這樣,四十八塊豎板就成為一。這就是建造,是人性在神性裏的建造。木板表徵人性,而包裹豎板的金子表徵神性。所有的豎板都包上金子,並由金子聯結。這乃是真正的一。

 基督徒若要真正成為一,不但應當來在一起,也應當在神聖的生命裏建造在一起。真實的一就是建造。這遠過於僅僅彼此相愛。我們要成為一,就不僅需要彼此相愛,也需要包上金子,並由金閂維繫在一起。我們都需要在金子裏,也就是在神的性情裏建造在一起。這就是主耶穌在約翰十七章所禱告的一。

 這也是羅馬十二至十六章的一。在十二章五節保羅說,『我們這許多人,在基督裏是一個身體,並且各個互相作肢體,也是如此。』帳幕裏的豎板也說明我們如何互相作肢體。每塊豎板寬一肘半。在聖經裏,三是神建造的基本數字。例如,在挪亞所造方舟的尺寸上,就看見三這數字。方舟有三層,長三百肘。三既是神建造的基本單位,一肘半就指明半個單位。這就是說,在神的建造裏,我們自己不是完整的單位。我們每個人只是一半。這表示你需要別人,別人也需要你。我們若真正互相作肢體,那我們就會像豎板一樣聯結在一起。無論我們有時對與我們相聯的『豎板』感覺如何,我們都不該使自己與他分開。我們若使自己與別人分開,就指明我們從未真正被建造在召會裏。我們若被建造在其中,就不可能把自己抽出來。

 在建造裏與聖徒們成為一,是在生命中作王的一面。要勝過我們的脾氣很難,但要勝過我們分裂的性情更難。許多年前我就領悟,要作人就必須作基督徒,要作基督徒就需要在召會裏。這是我在主裏往前上好的路。所以,我下定很強的決心,雖然我未必喜歡召會生活裏的情形,但我要留在召會生活裏,並與聖徒們是一。保守一就是在生命中作王。惟有在神聖的生命裏,不在我們人的性情裏,我們纔能保守真正的一。我們在神聖的生命裏有恩典,就是那具體化身在我們裏面的神,我們也有活的靈。我們在這靈裏生活,並且在生命中作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tis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