軟弱人的需要-生命的點活
讀經:約翰福音五章一至四十七節。
宗教守律法的虧缺,與神子賜生命旳充足
軟弱人的事例暴露了宗教的虧缺。(約五1~9。)地上沒有一個宗教比猶太教更高明,因為猶太教是遵照神的聖言所形成的真正、典型的宗教。猶太教是依據神的話設立的,且以正確的方式敬拜獨一的真神,沒有別的宗教可與其相比。
可是,宗教不屬於神的經綸,宗教也不能成就神的定旨。神從來無意要得著宗教。不錯,神的確曾將祂的聖言,就是舊約,賜給祂的百姓;祂的確告訴過他們,如何接觸祂,這是毋庸置疑的。但是,神無意得著宗教。宗教是人的發明,是墮落人類思想的產物,是人類文化最好的發明。但就著神的經綸而言,宗教是神最惡劣的仇敵,是絕對與神的經綸敵對的。我再說,神無意設立宗教。祂的用意是要將祂的聖言賜給祂的百姓,向他們啟示那要來的一位,就是神的兒子,要成為他們的拯救和生命,以完成神的定旨。這要來的一位將成為他們的一切-公義、聖別、救贖和榮耀。猶太人沒有這個領會,反而選出神聖言中的部分誡命,用來設計出儀式和規條。他們將這些誡命、儀式和規條,拼合成宗教。甚麼是宗教?宗教最佳的定義不在韋氏字典中。宗教乃是敬拜神,作好,卻沒有基督。宗教就是要盡力敬拜神,要有好行為討神喜悅,要作完全人,卻沒有基督。雖然也許樣樣都好-照著規條敬拜神,行事為人都不錯-卻沒有基督。在基督教中,人似乎有基督,但多半僅是在名目上有基督。你若僅在名目上有基督,那只是宗教。我們必須有基督作實際。惟有得著基督作我們的實際,我們纔不落在宗教中。
主耶穌來的時候,祂就是舊約所豫言的那一位。祂來是要成為神百姓的救恩、生命、公義、聖別、救贖、榮耀和一切。但是祂來的時候,神的百姓,猶太人,完全被宗教霸佔,心裏沒有空房給這要來的一位。你若讀四福音,就會看見不管主在何處,或去那裏,都有那依據神的聖言所形成的典型宗教反對祂。那些宗教徒根據他們的宗教,反對這位活的主。他們以為他們是為神反對基督。他們為著護衛神,甚至將這位活的主定了死罪。按照他們的領會,當耶穌說祂是神的兒子時,祂是在褻瀆神,將自己與神當作平等。(約五18。)他們似乎說,『我們只有一位神,此外再沒有別的。我們的神就是耶和華以羅欣。我們沒有一位名叫耶穌的神。你若說你是神的兒子,就是將自己與神當作平等,你就是在褻瀆神。我們必須將你治死。』那就是宗教。
原則上,今天的情形也是一樣。很多熱心宗教的人敬拜神,竭力討祂喜悅,要有好行為,要作完全人。但他們所作的一切全無基督。這種宗教總是反對基督,也反對真正在生命中跟隨基督的人。這種反對,在約翰三章或四章中尚未見到,但在五章中就見到了。在那軟弱人的事例中,宗教的反對完全被暴露了。這章揭示了典型宗教的虧缺,以及宗教如何與基督作對。在這一章中,我們在消極一面必須看見的事,主要的就是宗教的虧缺,虛空,以及這宗教對基督的敵對。讚美主,這一章在積極一面也給我們看見,神的兒子基督,作生命將人點活的充足。基督作生命,足以點活我們。
典型宗教中的好東西
你若問我甚麼是猶太教,我至少會告訴你七件事:(一)聖城,(二)聖殿,(三)享樂的節日,(四)安息日,(五)眷臨的天使,(六)頒賜律法的摩西,(七)舊約聖經。
猶太教在這七項之外,還有醫病的方法,因為有治病的池子。這幅圖畫的意義是:典型的宗教總是有治病的方法。猶太教是典型的宗教,也有為人治病的方法。耶路撒冷的池子,象徵在這典型宗教裏有治病的方法。
但有一個條件-你必須有行動作事的力量。每當機會臨到你,要你得到這宗教的益處時,你必須有力量捷足先登,有能力走路。這事例乃是一個表號,說明典型的宗教有許多美好聖別的東西可醫治你,但牠要求你有行動的力量。你即使是第二,你還得不著這好宗教的益處,因為你不是第一。
守律法的實行
現在讓我們看看守律法這實行的一些方面。要人守律法的宗教,乃是羊圈。羊門(約五2)象徵這種宗教羊圈的門。(約十1。)池子名叫畢士大,意憐憫之家,表徵那些守律法的人,需要神的憐憫,因為他們無能、軟弱、且苦惱,正如羅馬七章七至二十四節所描述的。廊子象徵守律法之宗教的庇護,就像羊圈一樣;五這數字表示負責任。那攪動池水的使者,象徵頒賜律法的經手人,這律法不能賜人生命。(加三19,21。)攪動池水使人痊愈,表徵實行守律法,想要使人完全。我們查考這些方面,就能看見守律法-典型宗教的主要事物-的光景。
守律法的不可能
要人遵守律法是不可能的。沒有人能作得到。就如人無法步行上天,人也無法遵守律法。羅馬八章三節說,遵守律法是不可能的,因為律法因肉體而軟弱。所有的肉體都軟弱得不能守律法。這一點在這軟弱人的事例中描繪得很清楚。
這軟弱的人已經病了三十八年,他無力行動。他看見水動的時候就充滿了期望,但他無法及時趕上前去。因為他無能,不能行動,所以他得不到醫治。照樣,因著我們的軟弱,我們不能遵守律法。加拉太三章二十一節說,律法不能賜人生命。律法僅僅對人有所要求,從未供應人生命。因為人缺乏生命,人絕對無法遵守律法。
要人守律法的宗教,雖然有醫病的方法,但對軟弱無能的人,卻毫無益處,因為他沒有力量履行律法的要求。宗教的守律法,是倚靠人的努力、作為和修飾。人既是軟弱的,宗教的守律法也就變為無用。聖城、聖殿、聖節期、聖安息日、天使、摩西和聖經,都是這宗教裏的好東西,但絲毫不能幫助這軟弱無能的人。在主的眼中,他乃是死人,不僅需要醫治,還需要點活。主點活人,並不帶任何要求。我們會看見,這軟弱的人聽見主的聲音,就被點活了。這神蹟的意義是:當猶太宗教守律法的實行,因人的軟弱而有所不能時,神的兒子來了,把死人點活過來。律法不能賜人生命,但神的兒子卻賜生命給死人。(約五21。)『我們還軟弱的時候,』(羅五6,)祂就來將我們點活。
神子賜生命的充足
我們看見,這事例在消極一面暴露守律法之宗教的虧缺和虛空。猶太宗教有這麼多好東西-聖城、聖殿、天使、聖經、聖節期、聖安息日和池子;但這些好東西沒有一樣能幫助死人。聖城不能幫助軟弱的人;聖殿、聖經、以及聖日也都不能。雖然那天是節日,他卻沒有快樂;即使在安息日,他也沒有安息。任何事物都不能幫助他,他的情形是無望無救的。忽然間,有一個微小的人來到了。祂不是天使長,乃是名叫耶穌的小人物。祂沒有佳形美容,毫無引人之處,也沒有人注意祂。祂直接走到病人那裏。就像父在已過的永遠裏豫見了撒瑪利亞婦人,子就去雅各井邊找到她;照樣,父也豫見了這個軟弱的人,正當他躺在池邊時,子就來到他那裏。主問他說,『你想要痊愈麼?』意思就是:『你想要得醫治麼?』那軟弱的人除了池子、水、和攪動水的使者以外,別無所知。他也曉得在自己裏面沒有希望,沒有能力,所以就將他的光景向主耶穌說明。於是主耶穌對他說,『起來,拿你的褥子走罷。』那軟弱的人聽了那永活、賜生命的主那點活人的話,就痊愈了。我們也許想,他在得醫治以前就起來行走了,其實不然;他是先得醫治,然後起來拿著褥子走了。請注意九節的順序:『那人立即痊愈,就拿起褥子走了。』 『那人立即痊愈,』在『拿起褥子走了』之前,足見他在起來之前得了醫治。他聽到永活神的兒子的聲音,便得了醫治。他聽見主活的話,就叫他活過來了。從前是褥子托著這軟弱無能的人,現今是這被點活的人拿著褥子。
命將人點活干犯了宗教的儀式
在五章十至十六節,我們看見宗教敵對生命。『所以猶太人對那治好的人說,今天是安息日,你拿褥子是不可的。』(約五10。)生命將人點活,干犯了宗教的儀式。宗教為生命所觸犯,從此開始與生命為敵。安息日是為著人的,(可二27,)應該是人的安息。宗教的守律法,並沒有給這病了三十八年的人帶來安息,但生命的點活在一秒鐘內便作成了。然而那些宗教的人只在意安息日的儀式,並不關心病人的安息。我們所有的是何等的生命!我們不需要任何宗教的事物。只要我們有耶穌,一切宗教的事物就算不得甚麼;只要我們有耶穌,我們就有生命。讓宗教同宗教的一切事物去罷。那些東西不能給我們生命,但耶穌能。耶穌將我們點活,耶穌給我們生命。生命帶給我們喜樂,生命帶給我們安息。生命帶給我們亮光和我們所需要的一切。讚美主!
這事例的真正意義是宗教和基督的不同,就是宗教的守律法和基督點活人的不同。宗教的守律法是好的,但我們是軟弱的。宗教的守律法或許是有效的,但我們無法履行牠的要求。基督沒有要求,因為當祂臨到我們,就說出祂活的話,叫我們能聽見祂的聲音。如果說有要求,那就是要我們聽祂活的話。當我們聽見祂的聲音,我們就出死入生了。這事例中的對比,就是宗教要求人,基督的話卻叫人活。
『查考聖經』可能與『到我這裏來』分開。猶太宗教徒查考聖經,卻不肯到主這裏來;這兩件事應當並行。聖經既是為主作見證,就不該與主分開。我們可能接觸聖經,卻沒有接觸主。惟有主能賜人生命。我們絕不該將聖經和主自己分開。每逢我們查考神的話,我們都必須到主這裏來。我們必須使查考神的話和摸著主成為一件事。每逢我們讀聖經,我們必須將我們的靈向主敞開。當我們的眼睛在閱讀聖經的話,我們的心思在領會這些話時,我們的靈必須操練藉著聖經接觸主。這樣,我們不但在頭腦裏領會聖經上的白紙黑字,還在我們的靈中得到生命。
所有的神蹟、奇事和恩賜,都不過是我們藉以接觸基督的見證。今天的問題是人雖然有了見證,卻未接觸主自己。人可能見到了神蹟奇事,有了恩賜和聖經知識,卻沒有來接觸主自己。只有主自己賜你生命。點活你並賜你生命的,不是神蹟、恩賜、甚至聖經,乃是主自己。
- Mar 07 Wed 2007 23:57
約翰福音生命讀經第十四篇(摘錄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