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長大達到完全據有並享受基督

 讀經:希伯來書五章十一至十四節,三章七至十九節,六章一節,哥林多前書三章一至三節,六至七節,二章十四節。


希伯來人與哥林多人

 保羅將以色列人的歷史應用到新約的召會生活。在希伯來書與哥林多前書裏,他清楚指出,發生在以色列人身上的事乃是我們的鑑戒。整個以色列人的歷史,就是召會的故事。如我們所看過的,在林前十章六節保羅題到以色列人說,『這些事都是我們的鑑戒。』

 希伯來書與哥林多前書所達與的信徒情形不同。希伯來信徒在關於基督的道理上是嬰孩,他們因著缺少信心而受阻撓,不能進入應許之地完滿的安息。(來五11~14,三7~19,六1。)因此,他們需要在信心上長大。他們在對真理正確的認識上,缺少充足的信心。保羅說這更深的真理乃是公義的話,是乾糧。(五12~14。)

 哥林多信徒在對基督的經歷上是嬰孩,因為他們屬魂並屬肉體,就受到阻撓,不能進入對基督完滿的享受。因此,他們需要在生命裏長大。(林前三1~3,6~7,二14。)希伯來人缺少信心,哥林多人缺少在生命裏長大。在希伯來書與哥林多前書裏,保羅都鼓勵信徒往前、長進。希伯來信徒這一班人,需要在對更深真理正確的信心上長進、加增;哥林多信徒這第二班人,需要在生命的長大上長進。


兩代

 以色列人從逾越節到進入美地有兩代。第一代由出埃及的人所組成,第二代由進美地的人所組成。這指明在我們信徒身上有兩代。在第一代我們得救了,但我們要以第二代進入美地。第一代是我們的舊人,第二代是我們的新人。

 除了另有一個靈的約書亞和迦勒以外,第一代都死了。約書亞和迦勒屬於新的一代,不屬於舊的一代。那就是他們經歷雙重的浸的原因。第一次的浸在他們過紅海的時候,第二次在他們過約但河的時候。舊的一代經過紅海,但過約但河的是新的一代。

 以色列人過紅海時,我不信他們領悟他們在經歷受浸。他們雖然不領悟,但在神看來,他們事實上是在那時候受了浸。然而,他們受浸以後,仍在非常可憐的情形裏。原則上,今天的信徒也許就是這樣。我們受浸以後,我們的召會生活也許仍是混亂的。所以,我們需要過約但河。第一次的浸沒有實際了結以色列人,卻埋葬了法老和埃及的軍隊。乃是在約但河裏的浸,埋葬了以色列人的十二支派,就是放在河底的十二塊石頭所代表的。(書四9。)

 在紅海第一次的浸和約但河第二次的浸之間,以色列人在經歷變化。你若在他們過紅海以後去看看他們,你也許希奇他們怎能作神的子民。可能你會以為,摩西幫助他們享受逾越節是錯誤的。他們一直爭吵、發怨言並批評。但在過紅海和過約但河之間的四十年裏,有許多與變化有關的對付。這就是說,按屬靈說,這段期間以色列人被變化。不錯,舊的一代倒斃在曠野,這對我們是警告。但新的一代產生了,這是變化。他們過約但河以後,就成為強大的軍隊。


我們需要在生命裏長大

 我們在主的恢復裏需要在生命裏長大。長大就是從繭裏出來。在生命裏長大也是消除舊的一代,並在我們的心思、情感、和意志裏得更新。這包含變化。變化是消除舊的一代─舊人,穿上新的一代─新人。這就是完全從繭裏出來,並且得著釋放,像蝴蝶一樣。

 今天我們在享受基督,但我們還沒有據有祂作包羅萬有的地。我們若要這樣據有基督,我們的舊人必須死去,新人必須出來。讚美主,舊人天天在死!我們許多人能見證,自從我們進到主的恢復裏,就有一種改變在我們裏面進行。這改變就是舊人死去,新人長大。這就是變化,這就是在生命裏的長大。

 保羅寫這封信給哥林多人的用意,是要幫助他們經歷舊人死去,新人長大。他在林前三章用生長這辭,說他栽種了,亞波羅澆灌了,而神叫人生長。


 然而,我們必須謹慎,不要試著自己脫繭。這樣作會造成損害。生命的長大在進行時,繭保護我們。若沒有在生命裏充分的長大,絕不要試著脫繭。這裏的原則由出埃及二十三章二十七至三十節關於佔有美地,並趕出迦南人的話來說明。神告訴以色列人,祂不會一次將迦南人都攆出去。不然,野獸會進來毀壞。神甚至要用迦南人作以色列人的保護。這指明我們不該沒有在生命裏長大,就對付我們的舊人。我再說,不要試著挪去你的繭。反之,只要在主的恢復裏過正常的召會生活。你若這樣作,就能確定你在生命裏正穩定的長大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ltiste 的頭像
    altiste

    Quai de Saône

    altis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